昨天 4月12 號參加了心靈成長簽書會,會中剛好有人問起了有關於念經的問題
而我的上師也曾就這個問題開示過,所以,劣者僅以自身的看法與知識提供給大家參考(我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,歡迎指正)
首先,在昨天的會中,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心中猜想八九不離十大概就是對於地藏經有疑問
果不其然,正是問地藏經,
老師的回答是:
心無罣礙,何時何處皆可念
心有罣礙,夜晚時分不要念(傍晚五點過後)
那麼我們來分析看看,地藏經
全名為 地藏菩薩本願經
分為上中下三卷
大家應該知道,南無地藏王菩薩是主管下界眾生
所以經中所敘述的部分包含一切神佛鬼神皆呼請來之
經文內容亦會提及下界的種種情況,也就是形容地獄的情形,還有業報的生滅
許多部分都是相當值得去深思熟慮作為自身行為的借鏡
那麼,為什麼許多人會聽到有些大師會告誡,地藏經不要隨便念,會招來阿飄甚至橫禍
單就經文內容而言,我實在是看不出任何地方可以導致念經的人招來橫禍的不妥之處
任何一部經文都是相當殊勝之物,如果念一部經會導致自己得到禍報,
那麼那部經文應該早就消失在古早時代而不會流傳到現在
有些人看到這邊可能會說,可是他念地藏經的時候,的確會有一些不太正常的反應出現
請聽劣者繼續往下分析
一般的經文,大多都具有正向的祈福消災解禍作用,其對象也都是主要針對凡人而用
那下界眾生怎麼辦?它們能夠獲得救贖的機會跟凡人相比,的確是少了很多很多
這也是當初為什麼地藏王菩薩發願自身去渡化下界眾生的原因
所以念地藏經會不會招來阿飄?
我的看法是,阿飄可能會來,但不是我們刻意去吸引它來,只是剛好附近的阿飄聽到了,
它們也想來聽佛經,畢竟阿飄身處的空間跟我們其實是交叉重疊的,你念你的經,它聽它的經
大家井水不犯河水,況且,阿飄也不是只聽地藏經,其他經文它們也會聽,只不過它們比較愛地藏經罷了
而且許多人往往心有罣礙,在念地藏經的時候心理就想,阿飄會來~ 阿飄會來~ 阿飄會來~ 阿飄會來~
本來阿飄不想來的也變成被你叫來... = . = 就算阿飄來了,念經順便渡化它們也未嘗不是件好事不是嗎?
而念地藏經是不是有什麼禁忌? 坦白說,多少是有一點禁忌
有些人會聽某些大師告訴她,妳背了很多業障,有很多冤親債主跟著妳,或著是有嬰靈跟著
叫她要去地藏王菩薩前面念經迴向給這些對象,然後她就乖乖的去廟裡找地藏王菩薩,在那邊念經
念經迴向不是不好,但是一般廟裡面的地藏王菩薩區,有些人可能並不適合在那邊念經
因為如果運勢不佳,本身氣場較弱,去到那邊,妳反而容易成為被其他阿飄覬覦的對象
所以念地藏經本身是沒有問題的,要迴向功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迴向給它們,並不一定要在什麼地方做才一定有用
如果你心有罣礙,那我奉勸你就選別部經來念吧,並非一定要念地藏經不可~
或著就如同老師說的,選在下午五點之前念,這樣你的心安,念的也順
子容老師的觀念是比較屬於百無禁忌的
但我知道有些人還是希望能有些方式跟規則能夠追尋
以下提供一些觀念給大家參考,並非一定要如此
念經最好在客廳,不要在臥室,如果是住套房或是雅房,那沒關係,找個位子姿勢端正坐下來念(盤坐亦可,沒有硬性規定)
不要趴在床上念經(應該不會有人這樣子做吧!)
畢竟念經算是一件莊嚴的事情,既然都打算要念經了,那就好好的念
念經的時候請先規劃出時間,例如打算念普門品 20~30 分鐘,那麼這段時間內就盡量不要有其他雜事來干擾
也不要一邊念經,心理還掛念著等一下要去繳帳單,衣服還沒洗,菜還沒有買
如果真的有這麼多雜事代辦,那就先去把事情辦完了再來念經,念經不需要趕時間也不需要做給別人看
念經的時候可以點個小檀香無妨,檀香有助於放鬆心情,集中注意力,有些人可能聽說檀香也會引來阿飄
關於檀香,你可以這麼去解釋它,當檀香燃起,香煙裊裊,它的作用是呼告上下兩界,此處有人要準備辦事
十方諸佛菩薩一切護法神眾會來此處護持,所以不用擔心檀香會引來阿飄,阿飄碰到檀香會自己避開
念經的時候最好不要任意中斷,例如地藏經有分上中下三卷,長度頗長,你可以先選定今天要念上卷
開始念之後,就盡可能持續的念到上卷完畢為止,而不要念到中途就突然停下來去做事,然後再回來接著念
這樣子不太好,當然你說電話突然來了,非接不可,那....就去接吧!
拿著經書或是翻閱經書的時候態度要莊重,不要嘻笑玩鬧,經書不要亂扔,找個地方好好的收置
每一部經,開頭都會有一些前導文,結束後也會有一些後導文,如果你想念前後導文,很好,如果你只想念主文,也很好
那或許你會問,那麼那些什麼淨口業真言,開經偈,補闕真言,三皈依,迴向偈是幹什麼用的
每一個都有它自己的作用,念了很好,沒念也不會扣你什麼,有念是可以補些什麼
但菩薩看的是你向佛之心到什麼程度,而非你念經的數量跟種類來評斷你有多虔誠
我個人是建議,先讀經再念經,每部經文或多或少都是在闡述一些想法跟觀念
如果你念了幾百萬遍的經卻不去了解經文的意義,那真的是很枉然,經文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用來開導修行之人
而不是要你死板的去記誦背誦它,當然把經文背起來對於你去了解內文是有幫助的,但許多人的順序似乎顛倒了
應該是研讀經文很熟了,自然而然你會記住經文的內容,而非一開始就直接去背誦經文,卻不求甚解
當然有些經文我們不容易去了解它的涵義為何,只能透過誦讀的方式去應用它,這無可厚非,那就念吧~
那麼經文到底要選哪些來念,念什麼好,怎麼念,何時念,念幾遍?
經文有長有短,最短的應該是阿彌陀佛,次長的大概是六字大明咒,要更長的就不勝枚舉了
念經其實重點不在於文的長短,而在於自己的心念灌注於到什麼程度
就如同老師的寶貝,會念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保佑他
很簡單,卻很有用
我曾聽過這麼一則寓言(請看清楚,是寓言,別再問我真的假的啦~)
有位老婆婆往生後到了閻羅王面前去接受審判,老婆婆自認為在世的時候天天誦經念佛,多少能累積些功德福報,
審判的時候應該可以將功抵過,沒想到,閻羅王說:那些她刻意圖求的,毫無功德
老婆婆不死心的問,難道我這輩子都白念了嗎?
閻羅王說:也不盡然,只有一個功德
老婆婆問:那是什麼?
閻羅王說:在某年某月某天某時某地妳看到了路上發生車禍,妳脫口而出:阿彌陀佛
閻羅王說:只有這句有功德
老師說過,人的意念是很強大的,當你的意念專注,就算是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功德無量
就我自己念的方式而言,我也常常會念六字大明咒
當然,我有加一些前導文在裡面,但最重要的是,觀想
我會先觀想南無觀世音菩薩的法像在虛空中,放光加持於我
然後發菩提願,淨口業真言,淨身業真言,淨意業真言,安土地真言,三皈依,然後接著開始念六字大明咒
念六字大明咒的時候,每念一句,可以觀想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安坐於自己的心中與自己合而為一
一直到念完畢之後恭請南無觀世音菩薩做主,將此功德迴向給欲迴向的對象,這樣就很完整啦!
那麼為什麼我會說觀想很重要?
這麼說好了,大部分的經都會有一個對應的主神,例如大悲咒或是六字大明咒會對應到觀世音菩薩
地藏經會對應到地藏王菩薩,總不可能你在念大悲咒的時候心裡卻想著媽祖吧!
而觀想除了有助於你念經的專注力,同時也可以增強你與主神的相印程度,但相印這個部分牽涉較複雜,不在這邊詳述。
總而言之,觀想力相近於念力,雖不相同,但對於念經持咒的效力有相當大的輔助
所以大家念經的時候可以訓練自己的觀想力,那怎麼訓練比較好?
你可以找一張大小適中的堂卡來增強自己對於主神的印象,但請不要膜拜堂卡,也不要膜拜畫像
初期這些物品是用來輔助你增強印象的,而不是用來膜拜的,漸漸地觀想可以變的十分清晰透徹
這對於念經持咒有很大的幫助,當然你自信對於主神的模樣十分清楚完整,那也很好
有個愛班同學曾問了我這麼一個可愛的問題,我們念完要迴向的時候,怎麼知道自己念了多少遍?
妳去算幾遍做什麼,菩薩會幫妳算呀,一邊念一邊算,這樣會不會太累了?
至於何時適合念經文,我想,心無罣礙的話,何時念都是可以的
要念哪些好?經文百百種,每一種都有它的作用,挑妳自己喜歡的來念即可,並不是說少念了哪一種就補不到什麼功德
多念了哪一種菩薩就會特別厚愛她,菩薩是很公平的,要記得,菩薩看的是你的心,你的所作所為,而不是念了多少的經
所以舉凡金剛經,普門品,心經,大悲咒,阿彌陀經,藥師佛經,地藏經,都可以念,只要你覺得念了心理自在喜樂就好
那有些人會問說,如果要迴向給往生者,念哪些比較好?
往生咒,地藏經,大悲咒,心經,普門品,阿彌陀經,藥師佛經,金剛經都很好,你的願力有多強,往生者收到的迴向就有多強
講了這麼多,不知道對大家有無幫助,我由衷的希望大家能了解,念經不是單純的念經,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念在哪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