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老闆:自從我們公司用了派遣人員,公司省了不少開銷
B老闆:要怎麼樣才能多增加派遣人員
A老闆:首先先把貴公司正職的逼退,用點手段像是責任制不然也可以弄個優退
B老闆:然後呢?
A老闆:然後就跟人力銀行要人,像我們公司有貨的時候就叫他們來上班,沒貨就叫他們回家等電話,你都不知道這樣可以省很大喔
B老闆:明天馬上叫人事處研議
員工們:@$%^%&*&!+#.....
聯合晚報╱國際新聞組/綜合報導】 2009.05.12 03:03 pm
最新一期日本「經濟學人」周刊發表專文,要日本人承認日本雖是經濟大國,卻也已是貧窮大國的事實。報導說,日本上上下下向來不承認日本有貧窮,將貧窮淡化為差距,甚至根本忘記貧窮這回事,但金融危機凸顯這個問題,日本不宜再自欺欺人。
貧窮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加深。在泡沫化以後的長期經濟低迷中,政府為了舒活企業,逐步放寬對解雇的限制,許多企業於是把正規雇用改變成非正規、約聘式雇用,也就是日文所謂「派遣人員」。2007年,派遣人員已達1890萬人,占日本勞動力三分之一以上。同時,國家財政重建的論調高唱入雲,社會安全保障的經濟漸被削奪,本來已經不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由此益趨脆弱。
越來越多擔當家庭支柱的男性淪為派遣人員,一旦從派遣再陷入失業,下場就是街友。日本的派遣工人有事做才有工資,而且大多數沒有保險,有保險者,理賠條件極苛,只有兩成人有幸拿到。他們也住不起房子,日本很少廉租房,無屋者不露宿街頭,只有當「網咖難民」。
今年3月,日本失業率4.8%,增加速度創1967年以來新高。
失業者可以向厚生勞動省求助,但通常不獲回音。日本從1960
和70年代成為工業大國,就以沒有貧民的中產階級社會自視,一般人賤視貧民,認為貧窮全因懶惰,政府的同情更少。看出問題者,至多承認那是「差距」。
根據經濟合作開發組織 (OECD)最新的這方面資料,日本在2005年的貧窮率就以14.9%在OECD三十國裡排第二
(第一是美國,17.1%)。但一直到金融危機,日本人才漸漸不將貧窮美言為「差距」,而正視貧窮就是貧窮,承認貧窮不盡出於懶惰,而有其制度、結構成因。
貧窮不單是經濟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日本有些律師、工會和街友在2007年成立「反貧窮網」,今年1月,五百多名失業
派遣員工愈多,表示公司愈危險
理由一:公司依靠的是低技術層次的routine工作,將來(已經快了)被不講專利的大陸山寨業者複製營運模式或生產模式,公司就準備倒閉。
理由二:不易培養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。正式員工看著身邊來來去去的派遣同事,有誰會相信老闆講的『員工是公司重要的資產』『歡迎有企圖心的勞工來和我們一起打拼』『福利好,升遷管道暢通』。老闆無法用願景激勵員工,又不願出高薪讓員工賣命(使用派遣人員就是老闆不願付高薪的證明)。
管理上的蘿蔔跟棒子只剩下棒子有作用,等於兩隻腳剩一隻腳走路,再來說經營環境不好,MBA講的東西都沒用,員工太被動,不會勇於任事。
就算勞工有心,時間也不足以使公司有『質』上面的進步。一般工作要兩年以上才算的上是老鳥,有技術性的工作更是需要3-5年才稱的上熟練。派遣員工根本呆不了那麼久。
以前,日本企業採用終身僱用制,員工有足夠的時間在工作崗位上精益求精,『日本製』代表的是高品質。這兩年,您還買的到 MIJ 的產品嗎?
就算有,您的感覺還是一樣的高品質嗎?
人力銀行把勞力資源資料一手掌握...
與企業雙方合作共通共榮,
以前看報紙找工作
跑個5~7家面試,大概2~3天後上班,
現在呢?
人力網站投遞履歷放2~30家!
真的有回音的幾個?
那麼派遣就一定不好嗎?
那也不一定,如果勞基法與勞工保險健全,派遣制說不定是一種增加企業彈性的方法
如果可以要求政府根據就業市場對法規調整或許會有幫助,
但是如果整個就業市場的趨勢是不穩定的,或者是說你不可能一輩子只做一個工作或是只做同類型的工作
我建議,還是加強自己的能力才對
留言列表